城市公共绿地的记忆场所分层重构——以深圳蛇口海上世界生态艺术廊为例

http://mall.cnki.net/magazine/magadetail/JZYW201405.htm

STRATIFIED RECONSTRUCTION OF MEMORY PLACE: A CASE STUDY OF SEA WORLDECOLOGY & ART PROMENADE IN SHEKOU, SHENZHEN

萧蕾  洪彦 王洋

Xiao Lei, Hong YanWang Yang

萧蕾讲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Xiao Lei,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tate Key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 Guangzhou Municipal Key Laborat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洪彦景观规划师,深圳市荟筑景观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Hong Yan,GDU Landscape Studio

王洋设计总监,深圳市荟筑景观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WangYang, GDU Landscape Studi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x2jzB5131080)

摘要:多数情况下,城市公共绿地的场所记忆危机,不仅因土地本身性质发生了变化,而且是周边城市功能变迁和其所承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改变。本文从记忆场所含义入手,由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事件活动不同层面,看待集体记忆和场所文化的动态产生过程,以此寻找重构记忆场所之创新途径,并以深圳蛇口海上世界生态艺术廊设计为例,展示一个典型的重构过程。

AbstractWhen a memory place of urbanpublic green space declined, in most cases, is not because of the land-usetransformation, but the changes of neighborhood function and the activities asan emplaced community. The meaning of memory place contains natural factors, artificialfactors and events. Measures considering different factors and with dynamicvision of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e can help to developinnovative ways to reconstruct the fading memory places. And the case of Seaworld Ecology & Art Promenade shows a typical process of this idea.

关键词: 公共绿地,记忆场所,自然要素,人工要素,活动事件,

Key Words public green space; memoryplace; natural factors; artifacts; activities and events

引言

城市公共绿地是长久以来伴随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承载城市记忆的公共空间。它为城市提供综合生态效益的同时,对社会文化认同具有积极作用。重视场所和记忆的营造,能避免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城市公共绿地在大规模建设中丧失地域文化。

1记忆与记忆场所

与城市场所密切相关的记忆,是集体记忆,而非个人记忆。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源于社会学的“集体意识”研究。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一书中将“集体记忆”初次正式定义为人类所构成的聚合体中持续存在着的共同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哈布瓦赫,郭金华译,2002)。可见,“集体记忆”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化的概念,从时间维度上,包含过去、现在与将来;从关联对象上,与任何广泛或持久的载体都有可能产生关联,例如物件、事件、社会群体、场所、环境。

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在其研究历史与集体记忆的过程中发现地方空间对于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的建构有重要贡献,并于1978年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记忆场所”(memory place)理念。但诺拉定义的记忆场所,仅特指少数的历史性文化纪念场所(沈坚,2010)。近年,学术界对“记忆场所”(memory place)的研究范围逐渐拓宽,其概念延伸到现存的、蕴含集体记忆的历史场所(陆邵明,2013a)。鉴于上述集体记忆的动态发展特性,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孕育集体记忆的场所。

2 城市公共绿地承载的记忆

城市公共绿地作为记忆场所,承载的记忆可以归结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事件活动的记忆(表1)。

自然要素是场地变迁的自然地理信息,从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景观原型追溯(胡赞英,2007),到一些现代景观作品的设计语言应用,都证明了人类记忆与自然要素的天生联系。人工要素是人类对土地进行利用时营建的物件、构筑和建筑空间,是当时人类社会科技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物化,其形成过程与城市和社会发展交织。最后,长期的活动参与和大事件的发生是场所活力的直接源泉,事件的再现与营造也成为越来越常用的遗产保护方式(陆邵明,2013b)。

表1 城市公共绿地的记忆要素分类
记忆要素 影响因子举例
自然要素 气候气象、地质地貌、山水格局、生物群落等
人工要素 建筑、构筑物、家具小品、艺术作品、建构空间等
活动事件 风俗习惯、休闲活动、节日庆典、历史事件等

3 城市公共绿地记忆重构

虽然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着绿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用地,但保留了绿地范围并不能代表保留了一个生活、文化和记忆场所。绿地的随意改造、区域性的城市变迁和社会变化,消灭了定义场所的要素:邻里尺度和空间关系,以及人对场所的生活认同(Friedmann,2010)。一个丧失了定义的记忆场所,将无法挽回地方文化被消解、被同化的危机(陆邵明,2012)。

城市公共绿地记忆的自然要素反映了绿地的自然特征,人工要素是城市建设的印记,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体现了绿地的公共性。场所营造经验表明了方法的综合、多样,包括形态学方法(胡赞英,2007)、景观叙事(Potteiger andPurinton,1998;陆邵明,2013b)、本土文化策划(赵磊,吴智文,2013)、关联耦合策略(陆邵明,马成,2013)等。但无论用何种方法修复场所的记忆,都需要符合动态原则,兼顾集体记忆的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事件活动。

4 项目实践——深圳蛇口海上世界生态艺术廊

蛇口海上世界指明华轮及周边的休闲区,是新中国第一座海上娱乐中心。海上世界生态艺术廊的场地,曾是蛇口海岸线的片段,在1978年起的蛇口开发建设中,拓为分割滨海住宅区与沙滩的公共绿地(图1-2)。为发展新蛇口,1990年代后期起经两轮填海,新海岸线最远处延伸约0.75公里,成为海上世界的新核心部分。原来的海边休闲绿地成为城市道路旁无人进入的普通绿化带(图3)。滨海特有的景观风情一去不返,所幸原有滨海居住区尚存,周边高端办公、公寓和文化艺术中心等落成,为绿化带改造提供了机遇。海上世界艺术生态廊的命名,也是基于海上世界新规划的文化休闲发展理念,是对这条历史重要滨海休闲绿地的新愿景。

图1 生态艺术廊的历史演变照片

图片来源:招商局

图2 生态艺术廊的历史演变示意图

图3 艺术生态廊区位与周边城市设计

4.1 自然要素记忆提取

自然要素记忆反映绿地性质和自然发展历程。艺术生态廊最不能割舍的是其曾为海岸线的自然特征。对自然要素记忆提取,一方面是尊重场地现状自然条件,另一方面是对消失记忆的提取与表达。在原始状态保持良好的北段,尽力保留了原有的树木和地被,其余植物配置也以此为基础搭配,选取海芋、芒草等乡土植物,呈现自然、本土、低维护的景观。在人工改造过的南段则通过曲线平面、海浪式地景、沙石材料和海洋仿生雕塑,配合系列海洋主题节点,抽象表达海浪和历史淹没的主题,纪念已经消失的滨海景观(图4-5)。

图4 艺术生态廊南端模型1

图5 艺术生态廊南端模型2

4.2 人工要素记忆重塑

绿地以绿化为主,人工要素记忆相对较少,选择重塑的对象更应典型且具象征意义。艺术生态廊南段经过市政工程后复绿,原有景观消失殆尽。北段丛林中,仍保留了旧时园路。走在小径之上,树影婆娑,鸟语清脆,能体会到城市中少有的宁静。为了保留、提升在自然中穿梭的记忆,北段沿用曲线设计,在林间架起木栈道(图6)。栈道护栏上设计生态信息牌,在雨水花园等节点还有短暂停留的小平台,偶有趣味性的仿生雕塑,新的林间小径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自然生态路径,唤起的生态感知更加直接、强烈。南段则配合不断变化的波浪式地景和墙体,重新规划连续性的园路(图7)。

图6 北段木栈道生态展示详图

图7 南段步道详图

4.3 活动事件引入

活动事件记忆引入,首先要对过去值得纪念的活动事件进行提取、纪念,其次是尊重现状的活动,最后是要为新的活动事件发生提供条件,延续集体记忆。另一方面活动事件的发生离不开区域背景,所以活动事件的引入需要对区域范围进行综合考虑。

艺术生态廊曾是海的前沿,也象征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配合不远处正在兴建的文化艺术中心,将艺术生态廊用作户外艺术展场,能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对蛇口历史、滨海文化的纪念。

除了安排艺术展示和节日庆典等特殊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为社区的日常活动做好铺垫。北段的西北侧紧邻海滨花园小区的多层住宅和四层复式洋房,北段过度开放,将会对低矮建筑的住户产生一定干扰。因此,北段利用座椅和围栏将人流限定在车行道一侧。内部只保留1.5米宽的架空木栈道,尽量保持环境的自然、安静(图8)。北段尽头现有海湾小学,东面两块用地规划为教育和疗养,可以预见北段的日常使用者中将有大量的学生和家长,适宜在北段保留自然生态风貌的基础上,将生态示范和教育作为特色活动,通过雨水花园、光风电能转换展示,呈现科技与生态的巧妙结合(图9)。

图8 生态艺术廊北段标准剖面

图9 太阳能树设计模型

南段西侧的碧涛苑原是深圳第一批高档别墅,建成时拥有一线海景。由于年代久远、海景消失加上社会经济因素,碧涛苑的居住功能逐渐被商业办公、餐饮住宿和其他公共用途代替。逐步转变的碧涛苑别墅,与生态艺术廊东侧新建成的高端写字楼、公寓,还有未来的文化艺术中心形成了特殊的功能联系。为保持两边流通性,南段两侧多处设有开口,也设置了更多给人停留的景观休闲节点(图10),景观设计偏重文化商务休闲,力图通过休闲空间的营造来呼应、促进别墅区沿生态艺术廊界面的公共性和开放性,使之成为片区特色商业办公界面,为片区带来新的活力,形成活动引入与场所重塑的良性循环。

图10南段典型剖面

5 结语

深圳蛇口海上世界生态艺术廊的实践案例,展现了从自然要素、人工要素记忆获得设计语言,由周边功能入手引入生态教育、艺术展示、社区休闲活动以延续集体记忆,这种城市公共绿地记忆场所的典型重构过程,并不是一种固化的模式。但同类型实践,都不能脱离对集体记忆的尊重和解析,也不能只顾呈现某个时期过去,而忽略人与自然最本质的根源和未来场所发展的动力。

[1]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9,71.

[2] 沈坚.记忆与历史的博弈:法国记忆史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0,(3):205-219.

[3] 陆邵明.记忆场所:基于文化认同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J].中国名城,2013,(1):64-68.

[4] 胡赞英.集体记忆视角下类型学方法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7,19-23.

[5] 陆邵明.“物—场—事”:城市更新中码头遗产的保护再生框架研究[J].域外规划,2013,26(9):109-114.

[6] John Friedmann.Place andPlace-making in Cities:a global perspective [J].Planning Theory& Practice, 2010 ,vol11,(2):149-165.

[7]陆邵明.拯救记忆场所建构文化认同[N].人民日报,2012-04-12(23).

[8] Potteiger M,Purinton J.LandscapeNarratives: design practices for telling stories[M] . New York: ChichesterJohnWiley. 1998:6.

[9]陆邵明.场所叙事及其对于城市文化特色与认同性建构探索——以上海滨水历史地段更新为例[J].人文地理,2013,(3):57-57.

[10]赵磊,吴智文.本土文化传承与城市公园绿地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9):26-31.

[11] 陆邵明,马成.旧城改造中离散记忆场所的关联耦合策略探究——以海盐县武原镇护城河为例[J].《建筑学报》,2013,(S2):1-7